包头市农牧局
第31期
2023年09月15日
|
【工作动态】
包头市全力以赴补链延链强链 打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组合拳
一是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方园羊绒制品、宏基面粉有限公司成功申报自治区重点产业绿色工厂专项。推进黄芪葡萄酒生产等15个农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全市规模以上加工龙头企业营业收入达97亿元,同比增长7%。 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制定了《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建华禽业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新增草原百盈、久元牧业等6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达到39家。推进农牧业社会化服务,制定了《包头市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方案》,支持整乡、整村集中连片开展社会化服务,土右旗将军尧镇、达茂旗乌克忽洞镇、固阳县兴顺西镇3个镇,土右旗沟门镇板申气村、此老气村,苏波盖乡庙营村、九原区哈业胡同镇哈业胡同村、东河区沙尔沁镇鄂尔格逊村5个村成功申报自治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集中连片示范乡镇、示范村。 三是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承办第九届内蒙古品牌大会暨农牧业品牌影响力论坛,举办“约惠鹿城、农品乐购”、助农利企惠民产销对接活动。组织农牧业企业、合作社参加中国绿色食品、青岛农畜牧产品、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等各类展会、推介活动,参展企业累计超过150家(次),各类企业产品品牌600个,15家农牧业企业入选全区百强品牌,19家企业入选自治区品牌目录,有效提高了我市农畜产品的地区知名度和区域影响力。(规划科)
上半年我市畜牧业渔业稳步发展
围绕生猪、奶牛、肉牛、肉羊等,坚持草畜一体化发展,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监督、指导规模养殖场完善兽药使用档案,提升规模化标准化水平。种植饲草30.1万亩,开展春季重大动物集中免疫,共免疫畜禽2447.7万头只羽次,做到了应免尽免。1-6月,全市牲畜存栏、出栏达到600.84万头(只)和439.12万头(只),分别增长1.1%和0.3%。生猪养殖方面,鼓励草原立新、八戒、德康等企业采取“龙头+基地”模式打造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已发展示范点15个。6月末,全市生猪存栏34.8万头。奶牛养殖方面,加快7个30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建设,久元牧业奶牛规模牧场建成,乐牛规模养殖场奶站投产运营,亨源牧业奶牛规模牧场正在安装设备。肉牛肉羊方面,制定“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实施方案,争取自治区23个肉羊规模养殖场户升级改造任务,开展自治区2个肉牛、24个肉羊标准化示范场建设。禽类养殖方面,建华禽业固阳二期存栏20万羽基地项目已投产,6月底,禽蛋产量达3.15万吨、增长2.8%。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全市水产品产量1600吨,同比增长0.7%。(畜牧科)
包头市打好组合拳推动“甜蜜产业”越做越甜
我市甜菜种植主要分布在固阳、达茂和土右。近年来我市甜菜播种面积稳定在8万亩左右,产量稳定在25万吨左右。目前,我市甜菜产业化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依托内蒙古骑士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土右旗、固阳县、达茂旗等地建立了甜菜种植基地。骑士集团每年甜菜需求量为70万吨左右,为满足制糖业的需求,带动包头及周边盟市区农牧民进行大面积甜菜种植。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扶持。统筹农业相关支持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利用耕地轮作资金,对2023年承担甜菜—葵花、甜菜—玉米等耕地轮作任务的农户给予150元/亩轮作补助。给土右旗统筹安排1.73万亩黄河滩区耕地轮作补贴资金,鼓励引导滩区农户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参与甜菜轮作。利用2023年黄河流域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项目,支持包头市骑士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甜菜直播种植示范基地。同时,积极指导达茂旗、固阳县、土右旗等地区统筹利用化肥减量增效、社会化服务等项目资金,倾斜支持甜菜种植基地。 二是加强生产基地建设。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加大对土右旗、固阳县、达茂旗等地区甜菜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力度,提升耕地地力水平和基础生产条件;通过盐碱化改良、化肥减量增效等项目,全面提升盐碱化耕地地力,并组织市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与包头市骑士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糖企开展协作攻关,选育高产高糖抗逆品种、配套高效种植技术,集中打造一批适宜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的、以高产高糖、节本增效为目标的优质甜菜规模化生产基地。 三是提高甜菜种植机械化水平。把甜菜种植机械纳入农业机械补贴,对4TW-2、4T-2A等28种型号的甜菜挖掘机、收获机等机械进行补贴。优化农机装备,主攻薄弱环节,加快研制、引进一批先进适用的中小型甜菜种植和收获机械,加强适宜不同条件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模式集成,加强适度规模化生产和土地宜机化改造,推进甜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 四是引导农民种植积极性。组织市县两级农业技术人员,开展甜菜种植技术指导培训,并在耕、种、防、收关键环节,进行蹲点指导服务,提高甜菜科学种植水平。建立“龙头企业+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农户”利益联动机制,引导糖企和种植户签订规范的订单合同,合理商定甜菜收购价,形成稳定的甜莱购销关系,实现产业链互利共赢。(种植业科、农科所)
我市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 助力渔业转型升级
一是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在九原区实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项目,加大养殖试验示范力度,引进了鲈鱼、鲟鱼、匙吻鲟、青鱼、锦鲤、黄河鲤等品种进行养殖试验。 二是大水面生态养殖。达茂旗黄花滩水库合理增殖鳙鱼、鲢鱼、草鱼鲤鱼苗种14吨,阿尔善湖投放苗种12吨,东河区南海湖投放鲤鱼苗10万尾。实现大水面以渔治水、以水养鱼、以鱼富民的鱼、水、人和谐相融生态可持续发展。 三是试验示范稻渔综合种养。在东河区开展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示范,投放扣蟹0.7万斤,目前水稻长势良好,蟹苗将于7月放入稻田,构建“稻渔空间”观光旅游。 四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引进鲈鱼5万尾、鲟鱼5万尾、虹鳟0.5万尾。试验养殖南美白对虾320亩、匙吻鲟50亩、螃蟹380亩,整体养殖情况良好。 五是盐碱水渔农综合利用池塘养殖推广示范。在九原区开展了500亩的池塘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养殖黄河鲤、南美白对虾、鲈鱼等品种。目前培育黄河鲤鱼苗种40万尾、鲈鱼苗种4万尾,完成南美白对虾淡化、标粗450万尾,正陆续投放开展养殖工作。 六是抓好水产苗种繁育工作。共繁育黄河鲤、德黄鲤优质鱼苗1000多万尾,满足了养殖户需求,提升我市水产养殖良种化水平。(渔业科)
《包头市2023年设施农业升级改造项目 实施方案》印发实施
为推进设施农业提档升级,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保障呼包鄂地区“菜篮子”蔬菜产品供应,市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了《包头市2023年设施农业升级改造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我市首个大规模现代设施农业改造提升项目,对促进我市设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方案》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重建、修缮等方式,集中连片升级改造老旧农业设施2万亩,提升农业设施生产效能和宜机化水平,打造6个设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配套水肥一体化、二氧化碳气肥等设施设备,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现项目区设施农业面积翻番、产能翻番、效益翻番。 《方案》提出在东河区、九原区、土右旗等地,重点支持规模化设施农业基地升级改造,升级改造规模要在50亩以上,50亩以上的设施农业基地扩边展沿可不受规模限制。补助对象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每个项目采用同一种设施结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补助资金以先建后补、按工程进度拨付的方式发放主方式。 《方案》明确了对新建或拆除重建、修缮、配套设施设备进行补助。在设施农业规划区内,新建或升级改造装配式高效日光温室,给予项目8万元/亩补助;新建或升级改造普通日光温室达到标准,给予项目3.5万元/亩补助;新建大棚,给予项目1万元/亩补助。 市、区两级将加强政策支持保障,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通过集中改造提升现有设施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的现代化水平,提升设施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为加快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设施农业整建制改造提升样板。(设施科)
包头市农牧局办公室 2023年7月10日印发 |
蒙ICP备20000030号-1 网站标识码:1502000024 公安部备案号:15020302000250
主办:包头市农牧局 承办:包头市农村牧区经营管理和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包头市昆都仑区青年路7号街坊粮贸大厦 邮编:014000 电话:0472-525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