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农牧局
第32期
2023年09月15日
|
【工作动态】
包头市做好“地、水、种、粮、肉、奶”文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呵护农田土地,加强耕地保护工作。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项目,截至目前,2023年九原区1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工程量折算形象进度40%,预计11月底前完工;不断探索盐碱改良技术,2023年土右旗1万亩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已开始实施。 二是节约水资源,大力发展农业高效节水。制定印发了《包头市农业高效节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进一步提升农业用水效率。今年全市油料作物已播57.01万亩,完成自治区任务114.48%;杂粮播种54.17万亩。在达茂、固阳推广应用大抗旱抗逆新品种、新技术达11.2万亩。在沿山灌溉条件较好的井灌区,推进无膜浅埋滴灌、膜下滴灌面积达80万亩,新增水肥一体化技术面积7万亩,在优质高效增粮、绿色高产高效项目区实现节水10%。九原区1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工程量折算形象进度40%,预计11月底前完工。 三是培育放心种子,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深入推进优势特色新品种选育工作。在海南南繁育种科研基地,对番茄、辣椒、大豆等2000余份育种材料进行南繁加代,初步筛选出一批优质高产抗病新组合。玉米品种包玉504、三主粮8702通过自治区主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2个番茄品种、1个辣椒品种正在准备DUS等相关资料,申请农业农村部登记。全力打造“看禾选种”平台。建设玉米、大豆、设施蔬菜“看禾选种”平台建设各1个,展示示范面积240亩,展示农作物新品种105个。 四是筑牢粮仓,全力抓好粮食生产。自治区下达我市粮食播种任务为301万亩、产量23.6亿斤,油料播种任务49.8万亩,大豆播种任务13.8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18万亩。截至目前,我市粮食已播312.8万亩,完成任务102.56%;油料作物已播57.01万亩,完成自治区任务114.48%;大豆已播种14.08万亩,完成自治区任务102.0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8.22万亩,完成自治区任务101.22%。落实惠农补贴政策。目前,各类惠农补贴资金共4.53亿元已全部下拨到各旗县区。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成立包头市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专家组、玉米密植滴灌高产技术推广专家组等,建立包片联系服务工作机制,分组9个小分队深入生产一线,进村入户分类指导;并建立2023年种植业项目示范创建交流群,将项目实施主体和技术人员拉进群,随时解答存在问题和困难。截至目前,市级农技人员下乡指导服务102次,组织培训班24期,参与培训农户8264人次。 五是端好“肉盘子”,提升肉类品质,扎实推进肉羊肉牛产业发展。已研究起草《包头市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方案(2022-2025)》。围绕现有122个肉牛规模场(户)、通过增加能繁母牛、推进品种改良、扩大饲草料供给、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目前已争取自治区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任务2个,确定全市标准化示范创建任务15个,将任务指标分解下达各相关旗县区,并在组织实施中。已争取自治区肉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任务24个,肉羊规模养殖场户升级改造任务23个,将任务指标分解下达各相关旗县区,并在组织实施中。 六是保障奶罐子,全面落实奶业振兴战略。加快7个30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建设,久元牧业奶牛规模牧场建成(九原区久元牧场,是包头市有史以来第一个3000头以上规模牧场,并入选农业农村部2022全国智慧农业建设优秀案例),乐牛规模养殖场奶站投产运营,亨源牧业奶牛规模牧场正在安装设备。(办公室、信息科) 包头市精准施策促进奶业健康有序发展
今年以来,包头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推进奶业振兴九条政策,采取多项措施全力推进奶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开展奶业发展形势专项调研,全面了解奶业发展现状。为促进奶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推进中小牧场升级改造、民族奶食品标准化试点能力建设项目进展,对相关旗县区进行督查指导,查看项目进展情况;对百头以上奶牛牧场开展调研,多次深入土右旗和胜、乐牛、东河区融牧以及九原区亨源、博浩源、久元等多家奶牛规模养殖场调研,详细了解了奶牛养殖成本、生产效益、饲草料储备、疫病防控、生鲜乳交售、交售合同执行及价格等情况。同时,实地查看指导将军尧镇农光互补优质牧草种植、聚心合作社苜蓿高产示范田等饲草料基地建设项目。 二是召开奶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为稳定生鲜乳价格奠定基础。按照自治区相关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奶业发展水平,稳定生鲜乳价格,今年以来,多次组织召开奶业发展工作座谈会,相关单位、乳企负责人、部分规模养殖场代表参加。通过召开座谈会,及时了解了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下一步发展方向和奶业振兴相关政策需求,并从饲料供应、养殖效益、原料奶供应和奶业合同执行情况、乳品生产等奶业产业链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了当前奶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奶业健康发展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建议。各相关乳制品生产企业达成了共识,纷纷表态勇于承担包头市奶业发展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发挥引领担当作用,主动化解承担市场风险,稳定生鲜乳购销价格,保证应收尽收,坚决杜绝无故拒收现象发生,与养殖场同进退、共发展、度难关,为奶业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三是加快推动活畜抵押“智慧畜牧贷”金融政策服务。为推动奶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高政银对畜牧业的支持和服务水平,包头市农牧局与中国农业银行包头分行开展主题为“政银战略合作 助力农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夯实了包头市农牧局与中国农业银行包头分行合作基础。活畜抵押“智慧畜牧贷”是在战略合作协议下,探索出“物联网监管+动产抵押”的全新金融服务模式,实现了活畜抵押的可抵可控,切实解决了奶牛规模养殖场抵押难、监管难、融资门槛高的问题。 截至目前,中国农业银行包头分行已成功发放活畜抵押“智慧牧场贷”14笔,总金额达2500余万元,涉及土右旗、九原区、东河区、青山区、高新区5个旗县区14个奶牛中小规模养殖场,单笔最高贷款额度200万元,利率4.2%,三年可循环,极大缓解了奶牛规模养殖场资金压力。 四是强化督查指导,加快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进度。上半年,多次深入土右旗、九原区、达茂旗、东河区、固阳县督促奶业振兴相关项目建设进度,督促各地区要紧紧抓住当前项目施工黄金期,加快项目实施进度;通过积极调度各旗县区2020年以来奶业振兴资金拨付情况,全面掌握资金拨付进度,对未完成资金拨付的旗县区下达了加快拨付奶业项目资金的督办函,督促其尽快完成,做到应拨尽拨。转发《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关于做好全区奶业生产调度指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旗县区每月上报《全区养殖企业生产监测台账》,实时掌握奶业发展动态。 五是强化全方位服务,助力奶产业健康发展。通过积极开展饲养管理、疫病防控、饲草料配方等技术服务,提升养殖场技术水平;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3000头以上奶牛牧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用地、用水、用电、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全力支持奶业发展壮大,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营造“包你满意”发展环境,为完成总书记赋予自治区五大任务、加快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贡献更多力量。(畜牧科)
包头市以低碳农牧业推进农牧业农村牧区 绿色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制定《包头市农业高效节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在九原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同步配套高效节水设施;土右旗黄灌区滴灌示范项目完成工程量的34%;九原区2022年0.6万亩高效节水工程已完成验收。二是推动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完成100万亩加厚高强度地膜和22万亩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铺设任务。三是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推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五三五”工作法,开展质量安全监测1708批次,合格率99%以上。四是推进“三品一标”培育认证工作。申报绿色农畜产品30个、名特优新农产品12个。完善市、旗县区、基地三级追溯信息平台,104家“三品一标”生产企业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注册登记。(办公室)
我市再添一家智能化牧场
近日,我市再添一家智能化牧场,由内蒙古星连星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乐牛标准化奶牛养殖场项目在土右旗投产。 乐牛牧业是土右旗范围内首次引进转盘式挤奶机、全自动粪污处理系统、设立独立观光平台的智能化牧场。乐牛牧业的正式投产运营,标志着我市奶源基地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截至目前,我市今年共争取自治区奶业振兴3000头以上规模牧场建成补贴资金600万元,累计拨付奶业振兴补贴资金8717万元。同时,加快推进亨源等6个3000头奶牛牧场建设,7大牧场奶牛存栏达到11743头。截至6月末,全市奶牛存栏已达11.33万头,同比增长0.56%,奶产量达到22.86万吨。(畜牧科)
包头市农牧局办公室 2023年7月14日印发 |
蒙ICP备20000030号-1 网站标识码:1502000024 公安部备案号:15020302000250
主办:包头市农牧局 承办:包头市农村牧区经营管理和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包头市昆都仑区青年路7号街坊粮贸大厦 邮编:014000 电话:0472-525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