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策背景
按照《“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和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关于做好2022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工作的通知》及自治区《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内农牧渔发〔2022〕149号)要求,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总体目标
2022年,在全市开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水产种业质量提升“五大行动”,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样板,辐射带动各项技术模式推广应用,促进我市水产养殖业转方式调结构,绿色高质量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以“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生态增养殖”、“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等为主要推广技术模式,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样板,不断推动先进养殖技术模式的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因地制宜试验推广陆基设施化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先进技术,加快推进我市养殖模式转型升级。
(二)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充分利用国家渔业绿色循环发展等扶持政策,结合集中连片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的实施,因地制宜推广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模式,推动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集成熟化和改进提升,研究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促进我市养殖尾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
(三)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严格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指导养殖者依法依规使用投入品。加强疫病检测与预警预报,推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实施。探索水产养殖过程全链条生物安保,扎实开展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推广使用“鱼病远诊网”。强化减量用药技术指导,构建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技术模式。
(四)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加大饲料宣传力度,通过引导教育与示范带动,逐步改变养殖户使用幼杂鱼养殖肉食性品种的传统观念和习惯。指导开展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养殖适应性驯化和试验示范,优化相关配套技术。
(五)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土著品种的保护、繁育,进一步开展水产新品种的引进、试验与推广。开展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基本情况普查数据审核和分析,做好查漏补缺,摸清我市水产苗种繁育主体状况。配合完成黄河鲤鱼等品种的系统调查工作。
四、进度安排
(一)部署准备(3--5月)。制定实施方案,明确重点任务,启动宣传动员和工作部署。
(二)具体实施(6--10月)。结合重点目标任务,做好各项行动的落地实施。深入发掘典型做法与优秀案例,通过参加学习、举办技术培训、现场观摩及交流研讨的方式进行示范推广。
(三)全面总结(11--12月)。做好各项技术模式的总结、集成与熟化,对于好的技术模式,归纳形成技术标准与规范。遴选和培育我市骨干基地。完成年度总结。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实施“五大行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五大行动”的具体落实推进。在行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协同合作,不断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着力强化各方协同,形成共推“五大行动”的良好格局。做好“五大行动”与各类渔业发展相关政策支持的融合衔接,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做好统筹安排。
(二)强化宣传示范。加强骨干基地的培养创建,积极组织申报符合条件的骨干基地。不断提升我市健康养殖示范场及养殖示范场(户)的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质量和水平。及时总结梳理好的经验做法,不断扩大“五大行动”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利用现场观摩、集中研讨等途径,搭建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强化培训力度,推动先进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引导市场主体对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模式的认识与应用,实现各项先进养殖技术模式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2022年4月2日
蒙ICP备20000030号-1 网站标识码:1502000024 公安部备案号:15020302000250
主办:包头市农牧局 承办:包头市农村牧区经营管理和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包头市昆都仑区青年路7号街坊粮贸大厦 邮编:014000 电话:0472-525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