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黄河水泥沙量大、难以滴灌等问题,在沿黄灌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可以因地制宜实行引黄澄清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主要做法就是将周边未利用地建成蓄水池,引黄河水入池澄清后滴灌,取得节水节肥、清除泥沙、中和盐碱等多重效益。
一是实行整村推进,变“碎田”为“整田”。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将分布零星、质量较差的中低产田改造成集中连片、灌排配套的高标准农田。改造后项目区农户平均地块由10—15块减少至2块左右。二是改漫灌为滴灌,促进节水节肥。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蓄水池,配套泵站、滴灌首部等设施。可通过政府投资引导撬动企业自筹资金,建设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安装配肥罐、地下智能传感器、泵前浮动微滤机等设备,根据农作物生育期特点和地下智能传感器反馈的土壤墒情,将沉淀过滤、清除泥沙的黄河水经提水加压、水肥融合后进行滴灌,实现精准补水施肥。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相比,项目实施后节水40%以上,节肥30%以上。三是随水加入氨基酸,有效中和盐碱。利用水肥一体化设施,将氨基酸水溶肥按比例加到水中滴灌,配套深松深翻、秸秆还田、施用农家肥和有机肥、掺混明沙等其他改良措施,有效降低耕地盐碱化程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后,项目区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以上,农作物亩均增产20%左右,葵花、玉米亩均增收分别为700元、500元左右。
这些模式我市土右旗等地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应用,比如,土右旗海子乡苗六泉村整村流转土地,采取大破大立的方式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变“碎田”为“整田”,并利用黄河故道修建了近7万立方米的大型蓄水池,将原来的黄河水漫灌改为引黄河水滴灌,同时,引进国有企业投资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灌溉用水量从以前的每亩需要300—400立方米降低至150立方米左右,节省肥料30%~50%,节省农药10%~20%,创建了万亩引黄滴灌农业高效节水示范园。
蒙ICP备20000030号-1 网站标识码:1502000024 公安部备案号:15020302000250
主办:包头市农牧局 承办:包头市农村牧区经营管理和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包头市昆都仑区青年路7号街坊粮贸大厦 邮编:014000 电话:0472-5256012